|
中国平安助力乡村振兴再出发!
中国平安(45.500, 1.21, 2.73%)保险、金融、医疗健康“三下乡”项目首站落地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这是继2018年启动面向“村官、村医、村教”三个方向实施三村工程以来中国平安助力乡村振兴的再升级和新举措。韶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江帆,乳源县有关领导以及中国平安集团相关代表出席活动。
在“乡风文明”100行动基础上,中国平安选定韶关市乳源县作为保险、金融、医疗健康“三下乡”计划的首个创新落地点。平安“乡村振兴”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12月以来,中国平安“三下乡”工作组先后赴乳源县实地调研15次,开展访谈沟通超110次,探索平安“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即以党建共建点为引领,发挥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的双重优势,以“保险下乡、金融下乡、医疗健康下乡”为抓手,聚焦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建设和谐美丽乡村两条主线,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据悉,乳源瑶族自治县是韶关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近年来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已建成特色瓜果、绿色蔬菜、高山茶叶、中药材等绿色食品基地,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截至2021年底,中国平安三村工程已累计为全国各地提供了418.5亿元的产业帮扶资金。凭借在乡村振兴等领域的贡献,公司第三次荣获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
“保险+”下乡
产业振兴再升级
深化“保险+振兴保”“保险+创新”模式,平安产险前端帮助解决农业产业融资难题、中端提供特色农业风险保障、后端赋能农产品(5.530, 0.01, 0.18%)品牌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一体化经营支持,帮助乳源县发展油茶、花生、瑶药、高山蔬菜等高价值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通过“振兴保”提升农业企业信用,带动免息贷款;建立特色产业金融补贴资金池,帮助致富带头人降低金融成本,解决“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带来的流动资金压力。目前,平安产险已建立特色产业金融补贴资金池,将为当地13家产业致富带头人带动3350万元低息贷款,通过他们年均带动超300名农户,每户年增收3万元。积极落实“保险+创新”,成立特色产业风险研究实验室,研究开发更多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并借助特色产业金融补贴资金池,促进特色农业保险保障的普及,切实解决致富带头人“先行先试”的后顾之优。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平安产险计划为3000亩瑶药、1000亩油茶试点特色农险,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体系。
乳源县油茶企业负责人刘明浩表示,企业直接与农户签订最少10年期的合同,农户仅需投入劳力,5年后就能共享油茶种植成果。同时,借助特色产业风险研究室,还能进一步完善产业保障,为油茶企业发展配上“双保险”。
防返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基础。平安产险充分发挥保险作为经济发展“稳定器”的作用,过去4年来,承保“韶关市巨灾指数保险”累计赔付1.9亿元,助力提升当地灾害救助质量和水平,帮助受灾群众快速恢复生产生活,有效防止群众因灾返贫、致贫。
金融下乡
激发乡村致富新动能
为支持韶关特色经济发展,平安银行(14.450, 0.14, 0.98%)为东阳光(7.920, 0.33, 4.35%)、中金岭南(4.410, 0.02, 0.46%)等当地农业企业提供信贷额度支持超20亿元,并开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联合共建,依托“综合金融+科技”服务优势,激活致富新动能。
此次金融“下乡”,平安银行为当地提供含三项优免服务的乡村振兴借记卡,并联合平安产险、平安健康等专业公司,为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一年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年期无限次线上问诊服务。乡村振兴卡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第一张专为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耕耘者们设计的借记卡,截至2022年2月末,平安银行已在四川凉山、广东河源、湖北恩施等多地开办乡村振兴卡超3万张。
|
|